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研能力,管理学院应用外语系积极响应教务处期末工作部署,于7月7日至8日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期末集中学习活动。活动围绕理论学习、经验交流与技能提升三大核心,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成效显著。
一、 理论学习:筑牢思想根基,把握时代脉搏
7月7日上午,全系教师于117会议室参加了学院统一组织的理论学习。大家共同观看了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》、《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》、《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》三个专题视频。这些高质量的学习材料,帮助教师们深刻理解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与政策导向,特别是“高水平对外开放”和“新质生产力”等核心概念,为外语学科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、贡献力量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理论武装。教师们表示,要将这宏观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实践中,培养更具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。
二、 教研活动:成果共享拓思路,经验互鉴促提升
理论学习结束后,应用外语系在117会议室马不停蹄地开展了主题为“成果共享•工具共研•提升共促”的系科研讨活动,李亚琴副院长莅临指导。
第一阶段“成果共享”。袁明华老师聚焦课题申报,结合自身成功案例,深入解读了两类重要课题的申报要点,精准剖析了申报中常见的问题陷阱,并分享了极具实操性的申报策略与技巧,为老师们攻克科研项目申报难关提供了“金钥匙”。
季佳平老师围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,详细拆解了立项申报书的关键要素和撰写精髓,并清晰阐述了结项的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,为老师们建设高质量线上课程指明了路径。
吴海燕老师分享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的制胜经验。她从课型选择、主题凝练、教学过程设计到思政元素的巧妙融入,层层递进,并分享了参赛过程中的深度思考,为老师们在专业教学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生动范例。
施建丽老师则以自身成功发表英文论文的实践为例,详细讲解了在国际期刊投稿的流程、选刊策略、写作规范以及与外审专家沟通的技巧,为老师们提升国际学术发表能力提供了“实战攻略”。
三、 技能培训:工具共研提效能,赋能教学新实践
7月8日下午,活动进入第二阶段“工具共研”,在珠媚楼119教师办公室进行。
苏久红老师聚焦学习通平台的深度应用,不仅系统展示了平台的建课流程及资源组织、互动设计、作业布置、数据分析等核心功能,更重点分享了实际教学应用中的经验与技巧。分享过程中,与会教师就平台使用中的具体问题与挑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苏老师针对性地进行了解答与演示,并与大家共同探讨优化方案。
杨丽老师带来了Office高效应用进阶技巧的专题分享。她深入详解了Word文档处理中的多项实用功能:电子签名制作与插入方法,提升文档正式性与效率;特殊符号便捷输入与批量处理技巧,满足学术写作精细需求;图片轮播效果实现步骤,增强教学材料动态表现力;复杂表头规范制作与排版策略,确保表格数据清晰呈现。
活动结束后,李亚琴副院长做了精彩的点评,她充分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意义,并对每位教师分享的内容做了点评。她认为这种“成果共享、经验互鉴”的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共同成长。李院长同时提出了新学期的殷切期望,鼓励全系教师将本次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新学期工作的动力,持续深化教学改革,提升科研水平,共同推动应用外语系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。